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要闻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

发布时间:2015-09-21 【字体: 】【打印】 【关闭

9月17日,“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此项成果的“诞生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岳阳路320号)一栋上世纪30年代的大楼里举行。仪式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学才主持。 

该纪念邮票11枚,面值为1.20 元。邮票整体设计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主体图案为显微镜下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背景为胰岛素分子的一级结构图、实验用具和发表的论文首页。画面简洁朴素,直观地展现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方寸之间,岁月藏。50年前,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成功协作完成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自195812月正式立项至19659月科学家观察到胰岛素结晶,历时近七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这一原创性工作被誉为“前沿研究的典范”,曾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为缅怀老一辈科学家,传承这一创新成果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中国邮政于今日发行《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中科院邮协会长、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党委书记王渝生,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副局长赵彦,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小龙,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玉国,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设计师于雪共同为纪念邮票喷版大样揭票,为首日封大样揭封。 

刘小龙在首发仪式上代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也一并代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向出席纪念邮票首发仪式的领导、来宾表示感谢。他表示,1958-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极为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凭着一股自主创新的劲头攻克重重难关,率先跨越“遥远”,将“蛋白质的人工全合成”变成了现实。这套纪念邮票的发行,是对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的再次纪念、宣传和肯定。新一代的科研人员将传承及弘扬胰岛素科学精神,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落实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积极参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及院市部署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走出一条坚持系统性原始创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之路。 

郭传杰在首发仪式上致辞。他向本枚纪念邮票首发成功表示祝贺,向中国邮政集团的领导,也向负责和参与本枚邮票科学选题、精心设计与制作的全体同志表示感谢。他指出,邮票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方寸之地,气象万千,纪念邮票更常被邮界称为“国家名片”。中科院此次专门为这项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成果申请发行纪念邮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特别重视和批准制作发行这枚邮票,是因为50年前的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工作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社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希望青年科研人员能瞄准于现在,展望于未来,集中于行动,学习前辈科学家敢于挑战、勇攀高峰的自信锐气,不浮不躁、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从科研体制、机制和文化、精神上,培育出确实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环境,营造好科学之树生根发芽的土壤,在科学上做出相应的贡献,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宏愿。 

曾经参加过胰岛素合成工作的专家院士、中科院邮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相关领导,以及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骨干、职工等参加首发仪式。

   

  

  揭票现场 

   

  

  中科院邮协会长、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致辞